獨立型(或弱聯型)新能源微電網應重點建設:利用風、光、天然氣、地熱等可再生能源及其他清潔能源的分布式能源站;應急用柴油或天然氣發(fā)電裝置;基于智能配電網的綜合能量管理系統(tǒng),實現冷熱電負荷的動態(tài)平衡;技術經濟性合理的儲能系統(tǒng),包括儲電、蓄熱(冷)等。獨立型(或弱聯型)新能源微電網主要用于電網未覆蓋的偏遠地區(qū)、海島等以及僅靠小水電供電的地區(qū),也可以是對送電到鄉(xiāng)或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已經建成但供電能力不足的村級獨立光伏電站的改造。
獨立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技術要求:1、通過交流總線供電,適合多種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系統(tǒng)的接入,易于擴容,容易實現與公共電網或相鄰其它交流總線微電網聯網;2、可再生能源裝機功率與峰值負荷功率的比值原則上要達到50%以上,柴油機應作為冷備用,其發(fā)電量占總電量需求的20%以下(對于冬夏季負荷差異大的海島,該指標可以放寬到40%);在有條件并技術經濟合理的情況下,可采用(LNG或CNG為燃料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3、供電可靠性要不低于同類地區(qū)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水平。
四、組織實施
(一)示范項目申報。各省(區(qū)、市)能源主管部門負責組織項目單位編制示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大綱見附件2),并聯合相關部門開展項目初審和申報工作。示范項目要落實建設用地、天然氣用量等條件,與縣級及以上電網企業(yè)就電網接入和并網運行達成初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