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風電技術論壇之風資源評估與風功率預測——北京國際風能大會展中報道
2013-10-22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wǎng)
瀏覽數(shù):980
另外一個方面,他的容量和系數(shù),他的真正發(fā)電的能力,也會比他的名義值要低,占25-30%這么一個數(shù)。再一個是因為他在變化的一種能源。所以說它的所有的輸出的控制,以及調配在時間方面是會有難度的。因此,那么如何來根據(jù)可再生能源的情況,以及我們現(xiàn)在對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一個大的電網(wǎng)的要求,能夠做到有好的復合型,我覺得這件事就很重要。
那么我們通過對電網(wǎng)這個方面的要求的理解,那么對風電的期望是什么?我們可以期望作為一個發(fā)電的電源來說是可靠的。另外是可以依靠,我們確實是拿著用的,而不是棄掉了,另外一個方面根據(jù)你的需要進行調配的。這實際上是電網(wǎng)對我們這些風力項目的要求。我們看看我們?nèi)プ霾煌囊粋€區(qū)域的預報的時候,那么他帶來的誤差我們可以看看。那么大概在不同的規(guī)模上40個兆瓦,400個兆瓦,4個G瓦這樣的情況下做預報的時候給你的誤差是類似的。這樣的一點是說你可以盡量的去減少到集中的力量,集中智慧去減少大范圍面積的預報的誤差,實際上來得更有效一些。
我們會舉一些例子如何來降低這種誤差對電力系統(tǒng)的影響。通常來說我們大家做預報的時候,通常我們有一些概念我們做大區(qū)域的預報的時候,我是需要知道每一個項目,每一個風場的一個氣候情況,知道他的風機的出利情況,把這些疊加起來獲得一個總體的大區(qū)域的結果的情況。但是,我們公司做了很多這個方面的研究,也嘗試過這樣的方法,但是我們后來發(fā)現(xiàn),是一種方法,但不是一個好方法。
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張圖是我們在做預報的時候,針對一個單一的風場以及對一個區(qū)域,做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趨勢都是很類似的。誤差也是在不同的時間段上都會產(chǎn)生誤差,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也想引進的一個概念是什么?就是說我們看看這個上面的三個框圖,實際上大到小不同規(guī)模的一個風場的范圍。當你去做更為快速的去調度,那么快速的去計劃。做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他會為你的這個整個的預報的成本會帶來一個降低。為什么會說是這樣的呢?我會詳細的講講,這是一個150兆瓦的風場,我們做的是4.5小時前的一個預報。那么他這個圖里顯示的是下面是一個誤差的情況。說你預報完了以后,那么他的絕對誤差是10%。那么有40%的一個時間是都可以落在正負5%的誤差范圍。我們把這個作為計劃的頻率提高的時候,提高到1.5小時的一個頻度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在這個時候的絕對誤差包括他在這個正負誤差帶里面占的百分比都能夠得到改善。那么這個實際上是說我加快了我的預報的節(jié)奏。
另外一個方面是說我從一個150兆瓦這么大規(guī)模的一個風場,如果我去做,我能不能不單獨考慮它,我去考慮一個更大范圍一個區(qū)域。比如說4.5個吉瓦,這種情況下我們做完的結果可以看到實際上從10%降低到了6%的一個絕對誤差。同時的話有更多的時間的百分比是落在了正負5%的一個落差帶上。因此實際上這個過程非常能夠說明問題,比如說我們再擴大到12個G瓦這個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和這個尺寸相當于我們東北電網(wǎng)或者是其他的電網(wǎng),這是一個相當?shù)姆秶蛘呤钦f區(qū)域,這個范圍是頻次1.5小時的預報的時候,絕對的誤差是2%的水平,這樣的話落在正負5%的公差帶里面達到了88%的時間,這個比起來做一個單一的風場,把每一個單一的風場的預報集合在一起,你能得到的效果,大家是可以看到的。
時間關系這里就不會講太多,但是我覺得希望大家能夠記住從我們做預報的一個經(jīng)驗得出來的結果。第一是我們覺得在預報的時候,應該盡量的去使用中央的集中式的,或者是說區(qū)域性的預報。那么同時要去增加這種你在去做預報的時候的頻度。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沒有必要去細揪每一個風場的預測的情況,把所有的這些細節(jié)的東西,去反應到一個整體里面。這樣的話實踐證明并不會帶來個最好的結果。實際上中國現(xiàn)在,因為我剛才也講了,開始這個方面的探索。以便可以得到更準確的一個預報的調度。那么因此實際上我們在這個方面是非常有幸運去為此做一些事情。通過剛才我講的整個的這個題目,我覺得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就是說通過這樣一個區(qū)域性的區(qū)域預報的方法可以把風能作為可靠的,可以的電源進行準確性的預報,可以依賴它,可以像對待傳統(tǒng)的能源在電網(wǎng)中的作用一樣可以進行計劃調度的一種清潔的能源,謝謝大家。
提問:請問一下這個觀點有沒有在比較大的風場出現(xiàn)過。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nèi)。
張大為:實際上這種事件活動,包括北美、印度、歐洲這些國家我們都做了很多的項目。比如說北美實際上可能和中國更有相似性,第一個國家的國土很大,也是分成了很多的區(qū)域性,區(qū)域有不同的風場的集群。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我們是對這些包括單獨的風場,包括區(qū)域性的面積里面,都去做預報,最后得到了這樣的結論。
- 閱讀上文 >> 風能展獨家直播:12MW海上風電機組的概念設計研究結果—風電機組技術
- 閱讀下文 >> 風能展獨家直播:風電葉片新翼型開發(fā)應用—風電技術論壇